一、協議拆遷是否有法律依據?
依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協議拆遷是有法律依據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好補償的問題后,就可以簽訂拆遷補償協議。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二、哪些情況下協議拆遷是無效的?
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指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包括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實踐中,和未成年人簽訂的情況比較罕見,常見的往往是與老年人簽訂,有的老年人事后被證明已患老年癡呆癥。所以此類情形下簽訂的協議全部無效。而更離譜的則是,拆遷人往往不與房屋所有權人簽訂拆遷協議,即拆遷人常常會與被拆遷人的親戚、朋友簽訂拆遷協議,這樣簽訂的協議也是無效的。
2、沒有辦理有關拆遷手續就簽訂拆遷協議
在拆遷協議簽訂的過程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拆遷人時,沒有辦理有關拆遷手續,即不具有拆遷資格時,簽訂的協議應當被認定為無效。
實踐中拆遷方往往為趕進度,在法定手續不齊全的情形下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這種情形下所實施的拆遷行為應當被確認無效,可以請求法院確定協議無效。
綜上所述,政府在進行舊城改造的時候,往往會拆遷一些老舊小區,根據相關法律條例規定,征收部門可以和被拆遷居民簽訂協議,對雙方關心的拆遷的各種事項規定好。在協議里面明確拆遷款數額及補償方式、發放時間、違約責任等。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拆遷協議簽完多久拿到錢
城中村改造的拆遷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月底離職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2-09最新侵權責任編,高空拋物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3-19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