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1)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2)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3)其他的相關證明材料。
工傷事故又稱勞動事故,有廣義、狹義之分。在狹義上,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工傷保險的業務指南中指出“工傷事故應該是指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所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其本質特征是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傷害和急性中毒事故”;除此之外,廣義的工傷事故還包括職業病。
企業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工傷職工或其親屬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保險待遇申請。遇到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以延長至30日。
工傷職工本人或者其親屬沒有可能提出申請,可以由本企業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待遇申請。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申請應當經企業簽字后報送。企業不簽字的,工傷職工或其親屬可以直接報送申請。
工傷索賠途徑有哪些
1、雙方協商。勞動者因工負傷、致殘、致死后,單位或者勞動者應當向當地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在確定屬于工傷后,單位和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屬協商賠償數額和范圍。單位履行了賠償義務,受害人無須再經過其它程序。
2、申請勞動仲裁。雙方協商不了,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不再向法院起訴的裁決結果應當服從。
3、民事訴訟程序。受害人不服仲裁裁決的,可以在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工傷的情形
2021-02-07怎樣賣房子?賣房的技巧有哪些
2021-01-14股東大會開完要公告嗎
2021-01-30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