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的稱謂
民事訴訟是在利害關系相互對立的兩方當事人之間進行,但由于審級和訴訟程序的不同,當事人在訴訟中的稱謂也不完全相同。在第一審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中,稱為原告和被告;在第二審程序中,稱為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其中既包括一審的原告和被告,也包括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被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特別程序中,稱為申請人、債務人等。在審判監督程序中,若適用第一審程序審理,分別稱為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原審第三人;若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理,則分別稱為原審上訴人、原審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在執行程序中,則稱為申請人和被申請人(或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
當事人有狹義當事人和廣義當事人之分,狹義當事人僅包括原告和被告。從訴訟中直接對抗的當事人結構來講,當事人也只包括原告和被告。所謂原告,是指以自己的名義起訴,向法院請求保護權利或者解決其他爭議,并受法院裁判約束的一方當事人,而被告則系被原告聲稱侵犯其權利或者與之發生其他爭議,從而以自己的名義應訴、并受法院裁判約束的對方當事人。
廣義的當事人除原告和被告外,還包括共同訴訟人、訴訟代表人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也有人認為,廣義的當事人只包括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被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不包括共同訴訟人和訴訟代表人。因為,共同訴訟人總要成為原告或者被告;代表人訴訟中,人數眾多的一方當事人也要推舉或者與人民法院商定代表人作為原告或被告參加訴訟,所以訴訟代表人也可以包括在狹義當事人范圍內。本章取狹義當事人概念,如沒有特別說明,共同訴訟人、訴訟代表人和第三人并不包括在當事人范圍之內。
二、當事人定義
當事人,是指民事訴訟中以自己的名義要求人民法院保護民事權利或者法律關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約束的起訴方和被訴方。當事人有狹義當事人和廣義當事人之分,狹義當事人僅包括原告和被告。從訴訟中直接對抗的當事人結構來講,當事人也只包括原告和被告。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了當事人的定義,以及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不同情況又有著怎樣的。若是您還有什么疑惑,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主從犯怎樣判定
2021-02-09村委會錯誤發放征地補償怎么辦
2020-12-04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0-12-24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