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因工作原因受傷,應該先去做工傷認定然后做勞動能力鑒定。之后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待遇。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影響工傷待遇。
工傷保險待遇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到24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根據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停工留薪期工資(根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確定)、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及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沒有勞動合同怎么證明事實勞動關系
雖然沒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只要證明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依然可以按照工傷賠償標準賠償。
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無書面合同或無有效書面合同形成的勞動雇傭關系以及口頭協議達成的勞動雇傭關系。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需存在雇傭勞動的事實存在。
“事實勞動關系”合法地位,確認了勞動關系不依賴書面合同的存在而存在,擴大了勞動保護范圍,對不簽定勞動合同的雇主有了更大約束,更多的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證明事實勞動關系有利的證據: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律霸網上面有許多幫助維權的律師,沒有合同的工傷索賠的人們不妨來網站上咨詢了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醫療糾紛
2020-12-20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主要責任不要諒解書會坐牢嗎
2021-01-08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