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可自己申請工傷認定
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應當在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將該事故認定為工傷。但實踐中,大多數的企業在職工受傷后,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拒絕提出申請。任憑你怎么求情,就是不予理睬。在這種情況下,職工可以自己申請工傷認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用人單位在30日內沒有提出申請的,職工本人或直系親屬有權直接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申請的期限為自事故發生之日1年。所以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拒絕承擔責任的,職工方就可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千萬不要被企業的說法所忽悠。
二、未參加工傷保險,企業照樣承擔賠償責任
工傷總是和保險聯系在一起,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參加工傷保險,這樣在職工發生工傷后,就可以直接向經辦機構要求在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相應賠償金。但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生工傷該怎么辦?是不是就沒人承擔責任?法律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參加保險的,全部賠償項目由企業自身承擔。所以即使企業沒有給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在職工發生工傷后,企業仍要按法定標準承擔賠償責任。
三、提供證據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存在勞動關系是用人單位負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所以勞動者首先必須提供證據來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或用人單位的聘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如果不能提供勞動合同或聘書,用人單位的會議記錄、通知等也能證明勞動者為該企業員工。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提供用人單位發放工資的工資條、工資卡,入門證、工作證、上崗證、單位同事的證人證言等,都能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四、治療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仍需支付工資
職工在發生工傷后停止工作、治療傷病的期間,稱之為停工留薪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需要接受工傷治療的,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可計算至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作出之日,但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所以職工因為工作原因受傷,治療期間用人單位必須按原標準支付工資。
五、用人單位不落實工傷待遇,可申請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私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2020年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和注意事項
2021-01-09拆遷地區婚遷戶口可以遷嗎
2020-11-15什么是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書
2020-12-26不管搬遷還是拆遷 公民權利優先
2021-01-28租的商鋪未到期遇到拆遷了,房東應該賠償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