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雖然是以合同形式來建立勞動關系,但整個勞動過程中的勞動安全、勞動保險,都有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因工傷殘等情形下,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勞動者享受勞動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并由國家立法強制實施。這體現了國家對勞動者的社會責任,也是勞動者應享受的基本權利,目的在于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安全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這些均不同于因人身損害民事賠償關系。2003年頒行的《工傷保險條例》,進一步確立了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因工傷與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由勞動法調整,不能適用民事法律調整。你與單位雖然有賠償協議,如果適用民事法律調整,則雙方賠償協議有效(除非其顯失公平)。但作為工傷又是另外一種法律關系,而不是由民事法律調整,所以,我認為你們雙方私下的賠償協議無效,你可以要求對方按照傷殘等級工傷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土地承包關系的時限會有什么影響
2021-03-03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城市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中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62020年公租房拆遷產權置換條例
2020-12-21我國的拆遷稅收政策是怎樣的
2020-12-01村委會有權簽訂補償協議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