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對工傷賠償的數額有爭議的,是不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如果是對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果有爭議的,可以申請司法鑒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六條?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工傷賠償糾紛怎么解決
為了充分保護工傷糾紛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工傷職工及其親屬的合法權益,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對工傷糾紛現定了多種解決途徑。
(1)申請行政復議
根據有關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2)提起行政訴訟
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在經過行政復議后,對行政復議還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3)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協商解決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凋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可見,就有關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可以協商解決,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訴訟之前必須先經過仲裁,否則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只是對工傷賠償的數額有爭議的,是不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如果是對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果有爭議的,可以申請司法鑒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上市具有哪些優缺點
2021-02-10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