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為人將人撞傷以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應根據(jù)行為人不同的罪過形式予以定罪處罰。
1、對于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過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證據(jù)能充分證明行為人不知道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發(fā)生的,即不具備間接故意殺人主、客觀條件的,均應按交通肇事定罪處罰。
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傷勢極其嚴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為人及時搶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為逃脫罪責駕車逃逸,而被害人最終確已死亡的,對于這類案件,應當認定該行為只能構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據(j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規(guī)定處罰。而應根據(jù)第二款,即“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規(guī)定來定罪量刑。
3、行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在當時的情形下行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傷嚴重有死亡的可能,卻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被害人進行救助,對被害人死亡的結果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案件,應視不同情況分別定故意殺人罪或以故意殺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罰。
4、行為人肇事致人重傷后為逃避罪責,故意將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對此行為應以直接故意殺人罪定罪。
(二)在處理二次肇事案件時,由于行為人對第二次肇事結果有故意和過失的不同心理,我們應分別考慮。
1、“因逃逸致人死亡”在司法實踐中可能表現(xiàn)為同種數(shù)罪的情況。比如行為人交通肇事后,或害怕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害怕巨額的賠償費用,以至于匆忙逃跑,至此行為人已觸犯了一個完整的交通肇事罪。此后,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再次違反交通法規(guī),又致他人死亡,重新又構成一起完整的交通肇事罪。由于行為人在主觀方面均是過失犯罪,客觀方面均是肇事行為,先后兩次肇事侵犯的客體相同。刑法理論上將這種情況稱為同種數(shù)罪,按照數(shù)罪理論和司法實踐同種數(shù)罪不宜并罰,應在該罪法定刑的幅度內(nèi)從重處罰。
2、行為人交通肇事后為奪路逃跑,不顧他人安全撞軋他人致死的。如果行為人先前的肇事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則應對其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并罰。如果行為人先前的肇事行為只是一般的交通肇事,則只對行為人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3、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駕車逃跑,在逃逸過程中對撞軋多人致一人或數(shù)人死亡。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放任另一種肇事結果的發(fā)生,對于這種間接故意的二次肇事應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按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罰。之所以這樣認定,最明顯的一個理由就是行為人在客觀方面是實施了用駕車撞人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4、行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重傷。此時,行為人明知被害人死亡的可能性而駕車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此后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再次肇事又致第二次肇事的被害人死亡。對這種案件,筆者認為,行為人第一次肇事造成重傷等危害結果,已成立交通肇事罪。后又因逃逸致被害人死亡,這種階段上行為又成立故意殺人罪。此時應對行為人進行二罪并罰。因行為人對二次肇事有間接故意和過失之分,我們應分別處理。第一、如果行為人的第二次肇事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則應將前二罪的并罰結果與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再進行并罰。第二、如果行為人的二次肇事行為應定故意殺人罪或交通肇事罪的,仍應依據(jù)數(shù)罪并罰的理論進行并罰。
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行為人為了逃避責任,導致受害人死亡,一般情況下會被判定為交通肇事罪,以交通肇事罪論處,但也排除特殊情況,這就需要對案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機構包括那些
2021-01-29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chǎn)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xié)議
2021-01-17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事業(yè)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diào)解委員會調(diào)解
2020-12-03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guī)定
2020-11-30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保險公司調(diào)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固定資產(chǎn)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guī)則
2021-01-01農(nóng)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