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追究刑事責任嗎
1、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其違章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罰。
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構成刑事犯罪的,依照《刑法》規定,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上述其他特別惡劣情節,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 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
(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的。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有哪些
1、發生事故后駕車逃逸;
2、發生事故后當事人棄車逃逸。
雖然說可以“私了”的交通事故后果均不嚴重,但是這兩種逃逸行為在“私了”事故中也時有發生。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認定為自動投案,構成自首的,因上述行為同時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義務,對其是否從寬、從寬幅度要適當從嚴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以及從寬處罰的幅度。
交通事故沒結案對車主有影響嗎
交通事故中車輛損失怎么賠償?
交通事故對方起訴我保險公司怎么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死亡事故怎么賠償
2021-03-14哪些情形不被認為是醫療事故
2021-02-16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反擔保抵押認定為質押嗎
2021-02-07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