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者逃逸賠償多少錢?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賠償項目方面和賠償標準方面貫徹了全面賠償的原則。其中賠償項目方面增加了康復費、后續治療費兩項,并用“殘疾賠償金”代替“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具體體現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二)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外還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
(三)受害人死亡的賠償項目包括:除第1項費用外,還包括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慰撫金。
二、肇事逃逸的性質
關于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刑法理論上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罪后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二是“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
綜合上面所說的,交通肇事而且還選擇了逃跑,那么這種行為就會為事故負全部的責任,同時還要賠償受害者所有的費用,但對于賠償的標準就會根據受害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辦理,所以,不同的情形所存在的處理方式就會不一樣 。
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房屋拆遷補償該如何抉擇,可以要求在原有地段置換房屋嗎
2021-02-25征地拆遷中最有效的維權方法是什么
2020-12-31房屋拆遷后購房,提取公積金需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1拆遷安置房到手一年多房產證能辦嗎
2020-12-14征地拆遷中的“違章建筑”如何補償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