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對交通肇事罪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下列行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1人或重傷3人以上,負全部或主要事故責任;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負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超過30萬元。
2、下列情形可能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
(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負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
3、因逃逸導致受害者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的,可能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其關鍵要查清行為人是否有主觀罪過,是否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與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等。倘若沒有違法行為或者雖有違法行為但沒有因果關系,如事故發生純屬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亂穿馬路造成,或由自然因素,如山崩、地裂、風暴、洪水等造成,則就不應以本罪論處。當然,事故發生并不排除可能存在多種原因或有其他介入因素,這里就更應該認真分析原因及其介入行為對交通事故發生的作用。只有查清確實與行為人的違規行為具有因果關系,則才可能以本罪論處,否則,就不應以該罪治罪而追究刑事責任。
例如,行為人高速超車后突然發現前方幾十米處有人穿越馬路,便打方向盤試圖避開行人,但出于車速過快,致使車沖入人行道而將他人壓成重傷。此時,行人穿越馬路作為介入因素僅是發生本案的條件,肇事的真正原因則是違章超速行車,因此應當認定行為與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從而可以構成本罪。
要知道,交通肇事并不必然構成交通肇事罪,這還要看肇事者對事故承擔怎樣的責任,同時事故造成了怎樣的損害后果。因而,在發生交通肇事后,至少不用太擔心是否會坐牢的問題。若是造成的損害比較嚴重,建議盡快委托律師 幫助處理。看看要怎么做,才能爭取寬大處理。
最新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重大交通事故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全公證必須在被告所在地做嗎
2021-01-31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