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回避原則是什么
行政處罰法回避原則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承辦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因遇有法律規定的不得參與案件的審理或執行有關任務的情形,不參加對該案的審理或有關任務的執行。
二、行政拘留要注意什么
1、需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
這是執行人員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條件,如果被拘留人沒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就不能進行拘留,這是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在實際執 行中,有的執行人員變拘留為一種執行手段,在不對當事人財產詳細調查或采取查封、扣押、拍賣等措施的情況下,以執帶拘,把拘留作為考驗被執行人履行能力或 向申請人作一交待的方法,違反法律程序,是嚴重錯誤的。
2、需經院長批準
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于執行工作 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行員討論,報本院院長批準。實踐中,對某人是否適用拘留往往由承辦人個人決定,法律規定的程序如同虛設。同時執行人員 “先斬后奏”的情形也屢屢出現,人已經拘留,但院長還沒有簽字批準。當然,執行人員在執行過程中遇到暴力抗拒、阻撓執行等情況的,可以立即采取拘留手續, 但過后必須立即報院長補辦批準手續。
3、異地拘留應當符合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對不在本轄區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請該院協助執行。這是對異地拘留的限制性規定。實踐中,有的法院可能出于避免地方保護主義的考慮,往往自己徑行到異 地進行拘留,如果稍有不慎,會激化矛盾,遭到圍攻,執行人員身體、裝備將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在異地拘留前,要充分考慮可能會發生的情況,積極爭取當地法院 配合和協助。
我們都知道在行政處罰法里面犯罪人員是可以要求執法人員回避的,因有就是怕有些公職人員利用職權做出一些違法的事情來。國家規定的這一政策更好的提現了群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因而給出錯誤的判斷。
工商行政處罰程序的主要流程?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行政處罰程序是怎樣的,行政處罰有哪些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胎兒死亡怎么賠償
2021-03-25立房產遺囑公證多少錢
2021-01-10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