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是一種用來懲戒違法行為的行政行為。他的種類也分好幾種種,主要有人身罰、申誡罰、行為罰、財產罰這幾種。很多人就想知道了,到底這些處罰是什么意思呢,那么,現在就讓小編來帶領大家來了解行政處罰中的行為罰具體內容是怎樣的吧。
行為罰亦稱能力罰,是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政相對方所采取的限制或剝奪其特定行為能力或資格的一種處罰措施。行為罰包括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照兩種形式。行為罰是限制和剝奪違法相對方某種行為能力或資格的處罰措施,有時也稱能力罰。行為罰不同于自由罰,前者既可以針對個人,又可以針對組織。而后者則只能適用于個人。行為罰的主要表現形式有: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執照等。
(1)責令停產停業。責令停產停業的特點:第一,這是一種對行為資格的處罰,適用于須獲得資格才能從事生產或經營的行業。這種處罰并不剝奪被處罰人獲得的權利資格,而只是限制其權利資格。第二,責令停產停業對被處罰人來講,只是暫時的不能再從事被停止的生產或經營活動。第三,責令停產停業的目的是為了糾正錯誤,改進工作。被處罰人在停產停業期間通過進行整頓,糾正違法,改進工作,從而達到恢復生產或經營活動的條件。
(2)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照。
指限制或剝奪被處罰人已經取得的許可權利或資格,使其喪失繼續從事許可行為的資格。 暫扣許可證、執照,表現為行政機關暫時或在一定期限內,收繳扣留相對人的證照,限制其權利的行使,與臨時性強制措施很相似,但暫扣行為是行政處罰行為,而不是強制措施。吊銷許可證、執照的特點,在于收繳違法相對人的證照,剝奪已獲得的許可權利,終止其繼續從事該證照范圍內活動的權利或資格。如《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行為罰又稱能力罰,主要是針對個人,比如說吊銷營業執照和責令停產停業等手段。而且它又與自由法有著明顯的區別,大家也要懂得區分。如果想要更加詳細了解,可以在律霸上進行咨詢哦。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比中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1-05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2021-03-05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