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顧名思義就是在喝酒了之后開車上路。每一個醉駕的司機仍然選擇開車基本上都是覺得自己不會被交警查到,所以繼續我行我素。可是他們不知道交警的職業敏感程度是很高的。當然除了直覺還要有確鑿的證據。那么,交警認定醉駕的證據有哪些?
一、醉酒駕車判斷標準
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根據國家《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規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80毫克的駕駛員即為酒后駕車,80毫克以上認定為醉酒駕車。
在對醉駕事實的認定上,不能僅以體內酒精含量作為唯一的考慮標準,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個體對酒精的耐受程度和其他能證明醉駕事實的證據最髙人民法院的有關負責人也曾指出,體內酒精含量并非認定醉駕事實的唯一證據。對于酒后駕車肇事逃逸一段時間后自首,導致血液中無法檢測出酒精的情形,如果有其他充分的證據證明肇事人系酒后駕車的,也能夠認定肇事人系酒后駕車。
2010年新修訂的《車輛駕駛人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 19522—2010)也認為,體內酒精含量檢測結論并不是認定醉駕事實的唯一證據。該標準第5.1條規定:“車輛駕駛人員飲酒 后或者醉酒后駕車時的酒精含量檢驗應進行呼氣酒精含量檢驗或者血液酒精含量檢驗。對不具備呼氣或者血液酒精含量檢驗條件的,應進行唾液酒精定性檢測或者人體平衡試驗評價駕駛能力。”據此,體內酒精含量值并非認定醉駕犯罪的唯一證據。在缺乏體內酒精含量定量檢測結論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實施唾液酒精定性檢測或者人體平衡試驗來評價駕駛能力。
二、醉酒駕車怎么處理
醉酒駕駛機動車,不管情節是否惡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將按照“危險駕駛”定罪,處以拘役,并處罰金。新修訂的刑法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危險駕駛”入罪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明顯加大了對醉駕、飆車等危險駕駛行為的懲罰力度。2012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的醉駕案件進行調研,并醞釀出臺相關司法解釋。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交警認定醉駕的證據只有呼氣酒精含量檢測結果,但是根據我國專家學者的看法,應該還要加上唾液酒精含量的測定,這是因為呼氣有的時候會不太準,比如有人吃完荔枝卻被判定酒駕,這就會造成“冤假錯案”了。
醉駕新規定有哪些內容
醉駕判刑多少年
醉駕行政處罰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核和復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