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房產的時候,一般在購房合同中都會寫清楚所購買房產的面積,但有的人不放心,在買房之后會實際對房屋面積進行測量,要是面積符合還好。若出現了買的房面積少于合同約定的情況,此時購房者應該怎么辦才好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買的房面積少于合同約定的怎么辦
買來的房屋跟房地產開發商當初簽訂的購房合同不一致的,可以按照雙方合同約定的方式去解決,如果沒有約定的或者根本約定不明確的,就按照下面的步驟給自己維權:
1.確定實際的房屋面積比合同書上說明的少多少,在按照房屋面積誤差比絕對值進行計算:
具體的公式是: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實測計價面積-合同約定計價面積)的絕對值*100%÷合同約定計價面積
例如:合同書上的房屋面積是125平方米,實際測量的房屋面積是110平方米。
面積誤差比絕對值=|(110-125)|*100%÷125=0.12
那么,結果就是12%。
2.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的,購房者可以按照下面選擇維護自己的權益:
(1)解除合同
就面積嚴重不符,購房者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
(2)繼續履行
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能買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手續,或者辦理批準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準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后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得轉移。
要是出現買的房面積少于合同約定的情況,此時需要實際看少的面積差是多少,要是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更多這方面的法律知識,你可以到我們律霸網站進行具體了解。
如何購買安置房,需要注意什么
買新房簽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沒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房子能買嗎,相關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難救助標的要求
2021-02-11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