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租房合同物品有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房屋租賃當事人因租賃房屋發生糾紛的,首先應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應當按照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的民事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解決。
1、申請仲裁解決問題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解決糾紛的一種法定方式。但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應當雙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約定或事后達成仲裁協議。若事先在合同沒有約定,事后雙方當事人又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將不予受理。
反之,雙方當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約定,或者事后已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向法院起訴,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為的效力,一旦判決書生效,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民事訴訟解決問題
若當事人在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訴訟方式解決的或者在糾紛發生后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租賃當事人違反相關規定,致使租賃合同無效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租賃當事人一方未履行相關法律規定的義務,致使租賃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規定義務的一方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二、房屋租賃合同能否解除?
《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只要房屋租賃合同出現符合《合同法》規定的情形,那么房屋租賃合同就是可以解除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因租房合同而產生了糾紛,對于此情形最好的方式就是雙方可以利用協商的方式來進行解決,這樣可以更好的節約雙方的時間,如果確實協商不下來的就可以直接向法院進行起訴或者是申請仲裁,這些行為都是可以得到法律支持的。
租房糾紛應該怎么處理?
居民租房糾紛可以報警嗎?
出租人解除租房合同要符合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程序有哪些
2021-02-16政府法律顧問的聘書怎么寫
2020-12-30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