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證據中的書證可以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行政訴訟中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有:(1)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
(2)以偷拍、偷錄、竊聽等手段獲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材料;
(3)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證據材料;
(4)當事人無正當事由超出舉證期限提供的證據材料;
(5)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以外或者在港澳臺地區形成的未辦理法定證明手續的證據材料;
(6)當事人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無其他證據印證,且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的證據的復制件或者復制品;
(7)被當事人或者他人進行技術處理而無法辨明真偽的證據材料;
(8)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證人提供的證言;
(9)以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方法取得的證據;(10)不具備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其他證據材料。其中(1)~(5)項為非法證據排除規則,(6)~(8)項為不具真實性的排除規則。
受行政訴訟性質決定,其證據制度具有如下特點:⑴行政訴訟證據所要證明的最終事實是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⑵行政訴訟被告必須自始至終地承擔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法定舉證責任。⑶行政訴訟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不得自行向證人和原告收集證據,作為被告代理人的律師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⑷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有收集證據的權力,而無收集證據的義務,其主要任務是審查判斷證據。
行政訴訟證據的法定種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證據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主要證據和次要證據、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本證和反證等。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1]根據證據的來源和表現形式,將其分為以下七類():
⒈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⒉物證。即以物品、痕跡等客觀物質實體的外形、性狀、質地、規格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肇事交通工具、現場留下的物品和痕跡等。
⒊視聽資料。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⒋證人證言。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⒌當事人陳述。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⒍鑒定結論。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
⒎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什么證
2021-02-21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中,非農業戶口怎么補償
2021-02-20德宏州房屋拆遷補償補助費用標準
2021-03-13只有房產證沒有國土證拆遷了能分多少錢
2021-01-27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文件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