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據交換的時限。
《若干規定》第三十七條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人民法院對于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后、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第三十八條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若干規定》雖然規定了舉證時限制度與證據失權制度也是必要的,如果不規定證據失權制度將使舉證時限制度失去其存在的意義,當事人仍要無限期地舉證。既然舉證時限制度是必要的,那么所有案件都必須進行證據交換,即證據需要公開向訴訟當事人披露,否則證據規則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義。但《若干規定》與《行政訴訟證據規定》一樣也沒有設立證據交換制度,只是規定“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前”交換證據,即證據交換不是法定程序,由于是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的“可以組織”,這就必然意味著可以不組織,人民法院不組織證據交換不違法,因此即便訴訟當事人申請交換證據,法官也有非常多的理由不予同意,此時訴訟當事人無任何救濟措施可施。
這樣一來,《若干規定》有了很大的自由度,不組織交換證據,必然不能披露或不能及時披露證據材料,不但有悖于《若干規定》的制定實施的初衷,也必然失去公正或傷害訴訟當事人或某一方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益。并且不可避免造成,在雙方舉證后,一方過期補證或法官通知某一方當事人補證的違法操作嚴重弊端。
2、證據交換的方式與內容;
《若干規定》第三十九條證據交換應當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
在證據交換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證據應當記錄在卷;對有異議的證據按照需要證明的事實分類記錄在卷并記載異議的理由。通過證據交換確定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問題。
《若干規定》規定的證據交換的唯一方式是法官主持,實踐中一般是主審法官主持。對于證據較少或案情簡單的案件,可以考慮采取其他形式的進行證據交換,如現在不少法院對于刑事案件辯護律師“復印閱卷”的方式,即法官或書記員將刑事訴訟卷中的證據卷交給辯護律師,由律師在法官指定的地點(一般在法院的文印室或檔案室)復印付費自己回去“閱卷”,這種做法既不違法,也讓辯護律師閱卷充分,同時法官們操作快捷簡單,采用通知當事人復制證據或送達證據的方式進行交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解除合同賠償是六個月工資嗎
2020-12-08公安行政處罰公告告知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1拆遷違法能否請求國家賠償
2020-11-09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