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法院判決后多久能執行
醫療糾紛案件通常情況下三到六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但醫療事故存在鑒定問題,法律明確規定鑒定不算審限。也就是鑒定的時間不在3-6個月的時間限制里。
所以法院往往因等待鑒定結論,而將案件擱置。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的時間要根據法院技術室的案件數量多少及鑒定機構的案件數量確定,法律規定的是鑒定機構接收委托后需再30個工作日內出具鑒定報告,但基本沒有這么快。
開庭判決沒有明確規定,但法律對審限有規定,簡易程序3個月審完,普通程序6個月審完。
一審判決以后,從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為上訴期,未上訴的,十五日過后就生效。
根據判決書會說明被告的給付時間的,一般表述為:判決生效之日起或判決生效*日之內支付多少錢。
即滿足上述兩個條件,判決書說明給付日期,判決生效。屆時被告不履行支付義務的,即憑判決書;判決生效文書;強制執行申請書到該法院申請執行,申請執行有效期限為判決生效之日起兩年。
二審判決略有不同,從二審判決時即為生效之日。憑一審和二審判決書,以及強制執行申請書到一審法院申請執行,申請執行有效期限為二審判決之日起兩年。
如果要強制執行,需要等判決書生效以后才能申請。判決書最后一段顯示,對判決不服,可以自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上訴。計算方法是從收到的次日起開始計算15天。這期間,如果對方上訴,判決書就不生效。所以可以在收到判決書后20天以后,找審理案件的法官詢問對方是否上訴,如果沒有上訴,再看一下判決書給對方的履行期限,從生效之日加上履行期限,一般履行期限是15天,這樣計算下來,從你拿到判決書之后一個半月,如果對方沒有履行,你可以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在審理醫療糾紛的時候一般是3到6個月就會審理完,審理完之后就是進行執行了,如果是進行賠償,那么賠償的費用和期限判決書里面會有規定,執行實現應該在期限內完成就好,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收購義務
2021-01-07長期租房戶可否申請廉租房
2020-12-21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離婚后才發現原配偶在未離婚時有重婚行為怎么辦
2021-01-04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肇事有什么不同
2021-02-24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2021-01-22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搬遷分房是按人頭給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