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如何拿回股金,應怎樣辦理
依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是不得進行撤資的,股東要進行撤資只能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進行,所以隱名股東要撤資的,首先要對自己股東身份的確認,然后再進行股權轉讓。
二、隱名股東的地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股東資格是投資人取得和行使股東權利并承擔股東義務的基礎。不少人設立公司或者參與設立,或者受讓公司股份,或者取得技術股、贈與股等,但是在行使股東權益時卻遇到障礙,在很多情況下就需要對股權作出確認,也就是要確認其在公司的股東身份。
依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的確認,涉及實際出資數額、股權轉讓合同、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等。確認股東資格應當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具體案件中對事實證據的審查認定,應當根據當事人具體實施民事行為的真實意思表示,選擇確認股東資格的標準。
有些公司創始人由于種種原因,雖然出資創辦了企業,卻不是以本人名義,而是用親友、同學或者其他人的名義進行。實務中,隱名股東的情況大量存在,一般是指一方(下稱實質股東)實際認購出資,但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或其他工商登記材料記載的投資人卻為他人(下稱名義股東),由實質股東與名義股東簽訂協議約定雙方權利義務的法律現象。
對于隱名股東的法律地位,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處理。首先,如果實質股東與名義股東簽訂的協議是為了規避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實質股東不能投資公司,為了規避該強制性規定而讓名義股東作為投資人成立公司,這類協議肯定會認定為無效,實質股東不會享有股東權利,公司也會面臨一系列股份變更、減資、退股等法律問題。
其次,如果隱名股東并未違反強制性法律規定,而且實質股東只是出于某些原因讓名義股東出資,但公司絕大多數股東知道這種情況,應認定為實質股東具有股權,但應辦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
隱名股東(實質股東)如想顯名或確認股東資格,必須先到人民法院確認,并且在認定過程中隱名股東必須有共同設立公司或通過受讓取得公司股權的相應意思表示。如果隱名關系的雙方僅為資金往來關系,提供資金一方并沒有成立公司或實際取得股權的意思,那么雙方關系的實質應為借款關系,提供資金一方并不能取得公司的股東身份。
隱名股東在辦理股份轉移時,應取得公司顯名股東的同意。相應的隱名股東應積極的與這類公司的顯名股東簽訂股權協議,保護自身在公司內部的合法權益。在辦理股份轉讓時,出具這類股權協議進行辦理。
隱名股東是否有查賬權?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隱名股東作為債務人,隱名股東的債權人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繼承法院收費標準
2021-03-21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