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診的處理方式
如果誤診漏診是由于醫院方的責任導致,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一)醫療事故等級;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三)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綜上,漏診導致損害的,建議當事人及時申請鑒定,至于賠償問題,建議當事人最好是用協商的方式與對方解決好賠償問題,如果以賠償數額問題發生糾紛,建議可以找個誤診漏診專業的律師介入,以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漏診的賠償問題
因醫院漏診給患者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法律規定,當患者在醫院檢查治療時,患者和醫院之間已經形成了醫療服務合同關系,醫院應當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嚴格按照有關程序進行檢查及治療,如果醫院在診治過程中沒有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導致患者嚴重疾病被漏診,因錯過最佳治療期而惡化,即使醫院漏診的行為不構成醫療事故,患者仍可追究醫院的違約責任,即對與漏診有關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可參考: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
醫療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過錯原則。過錯是一種受主觀意識支配的、受法律或道德否定評價的外部行為。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表現形式。《條例》中對醫療事故的定義中規定:“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就是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法定義務作為認定是否存在過錯的標準。
1.醫療機構的過錯:醫療機構不得違反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所承擔的義務,如不得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產品質量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說規定的義務。總體來說,醫療機構在醫療事故中違反的義務主要是管理義務,如按批準的診療范圍開展診療活動、適格人員的任用、保證醫療設施設備處于良好使用狀態、保證醫療器械、藥品、醫療用品符合國家要求及按照規定保管醫療文件等。
2.醫務人員的過錯: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行為人即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是否存在過錯,需要按主客觀標準進行判斷。
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及過于自信的過失。《條例》規定醫療事故的過錯是過失,主要的目的是強調行為人沒有主觀惡意,如果是故意,則應按照刑法處罰或者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處理。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四種: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漏診的醫療過錯責任是什么。醫生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失誤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醫生也是人都會有出錯的時候,但是如果醫生出現漏診的情況,是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這是法律規定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解除除裝修合同
2021-01-31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藥品遭受損害,我是否可以請求網絡交易平臺承擔先行賠付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06被工廠辭退當天可以要工資嗎
2020-11-26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留置合同能否單獨訂立保證合同
2021-03-10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