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觀念的演變及衛生保健意識的日漸增強,人們對自身健康與疾病防護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國內在醫療設施與技術手段方面還相對滯后,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醫療糾紛與矛盾。本文試就醫療事故的處理程序與辦法方面作一簡要介紹。
醫療事故可以分成兩類,即責任事故和技術事故,前者是指醫務人員因玩忽職守,不遵守規章制度或診療護理常規等失職行為引起的事故,后者是指醫務人員因技術水平,經驗限制等技術過失所引起的事故。根據給病員直接造成損害的程度的不同,醫療事故又分為三級:
一級醫療事故,結果造成病員死亡,其中完全因醫務人員過失的,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因病員病情嚴重,醫務人員過失等多種原因的,屬一級乙等醫療事故。
二級醫療事故,結果是造成病員嚴重殘疾或者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結果是造成病員殘廢或者功能障礙的。
目前,對診療護理工作中的下列情形,認定不屬于醫療事故:
診療護理雖有過失,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或功能障礙的;
由于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不可預見,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發生難以避免的并發癥;由于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診治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一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但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十五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四十八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區、縣或醫科大學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爭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