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物非法的占為己有,埋葬物的性質是它的所有權歸屬不明,所以在判這類侵占罪的時候會受到很強的行為人主觀性影響,比如去挖掘出的埋葬物我們并不能完全知道行為人是有意去挖掘還是無意挖掘到的,那么侵占他人埋藏物與侵占罪怎么區分呢?
一、什么是侵占罪?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二、構成侵占罪的前提
1、要有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財物的行為。這是構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區別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該財物即持有該財物就具有非法性,則不可能構成本罪。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種多樣,如接受他人的饋贈,通過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據刑法的規定,僅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代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為收藏、管理其財物,如寄存、委托暫時照看,又包括未受委托因無因管理而代為保管他人的財物;既包括依照有關規定而由其托管的財物,如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財物依法應由其監護人代為保管,又包括依照某種契約如借貸、租賃、委托、寄托、運送、合伙、抵押等而持有代為保管,但因職務或工作上的關系代為保管本單位的財物的,不屬于本罪的代為保管。行為人如果將財物非法占有的不是構成本罪,而是構成貪污罪或職務侵占罪。
(2)拾撿他人的遺忘物。
(3)發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這種發掘得到不能屬于非法。其一般應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身非法,如盜掘他人埋在墳墓中的財物,或明知他人將某物埋下而故意盜掘得到,就不是構成本罪,這時構成犯罪的,應以盜竊罪論處。
2、必須是將他人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拒不交還的行為。所謂占為己有,是指應當將他人交為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當成自己的財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處分、使用和收益。有的是將財物出售、贈與他人,有的是出租、消費、充抵債務、設定抵押加以使用,但不能包括故意毀壞這種處分。具有后者這種行為,應以故意毀壞財物罪治罪科刑。所謂拒不交還,是指依法、依約而當將他人的財物退回而拒不退回,如財物所有人明確提出交還并舉有證據證明屬及所有,行為人仍視而不見,明確表示不予歸還;或者雖然表示歸還,但事后又擅自處分致使實際無法交還;或者采用諸如謊稱財物被盜、丟失等欺騙手段而拒不歸還;或者攜帶財物逃離他鄉而拒不歸還;或者已經非法處分而拒不追回或者賠償的等等,當然,行為人如果最終還是交出或者退還了財物,或者是在他人明確提出主張交還前處理了財物事后已作了或答應賠償的,甚至是在他人提出主張后還擅自處分財物但又作了賠償的,等等,就不應以本罪論處。
從事實意義上講,埋藏物必須是埋藏于地下或他物之中,不易從外部窺視或目睹其實際存在的狀態,從法律意義上講,只有行為人由于偶然的發現埋藏物進而去非法占為己有的,才可能成立侵占罪。而如果行為人明知某地有埋藏物,并加以挖掘的,則應成立盜竊罪。
職務侵占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職務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盜竊罪與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充房主簽訂房屋轉租合同
2020-12-17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怎么簽訂
2021-02-02宅基地上的商鋪如何拆遷補償
2021-02-22老房倒塌了拆遷是否有安置房
2020-12-08以拆遷安置補償協議遺失為借口,不給補償,這樣行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