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進行股權投資過程中,可以在不想繼續持有的情況下進行股權轉讓。雙方為了明確各種的權利和義務,會簽署一份股權轉讓合同。作為合同一方,當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時,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這樣一來,可以有效防止出現合同欺詐。那么股權轉讓中不安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下面我們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二、股權轉讓中不安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1、當事人雙方基于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債務已屆清償期。
2、合同履行有先后順序。
3、后履行一方當事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正常履行義務的現實危險。
4、享有不安抗辯權的當事人為負有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5、先履行一方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后履行一方的履行能力降低,且后履行一方沒有提供擔保。
除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的情形外,例如作為當事人的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停產、破產清算等,都是債務人履行能力肯能喪失的情形。具備以上條件,合同當事人才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二、不安抗辯權的效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1、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
按合同法第68條規定,先給付義務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有權中止履行。所謂中止履行,就是暫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履行義務仍然存在。在后給付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此處所謂適當擔保,既指設定擔保的時間適當,更指設定的擔保能保障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得以實現。至于擔保的類型則在所不限,可以是保證,也可以是抵押、質押等。
2、先給付義務人解除合同
按合同法規定,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后,后給付義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由先給付義務人通知后給付義務人,通知到達時發生合同解除效力;但后給付義務人有異議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與仲裁機構確認合同解除效力。
綜上所述,鑒于股權轉讓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當接受方未能如期支付轉讓款,作為轉出方,可以行使股權轉讓中不安抗辯權,這樣就可以防止當事人陷入股權轉讓合同詐騙陷井。當然,行使不安抗辯權是有條件的,必須是雙方互相負有債務,并且合同履行有先后順序之分,而一方有明確證據可以證實對方有拒絕支付轉讓款的行為。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工業用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0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重復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