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債務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合同債務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以及判斷應當嚴格按照上述條件來進行認定,訴訟時效的中斷在司法實踐中是比較常見的,但訴訟時效中斷是有一定條件限制的,只有在符合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下才可以由司法機關來認定是否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有何規定
2021-02-09公司股權轉讓后還可以變更解除嗎
2020-12-27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