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當庭翻供會發生怎樣的結果
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當庭翻供的,會引發如下兩種結果:
1.不再認定為自首、坦白等法定從輕處罰的事由。
2.共同犯罪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的,審理程序將有簡易程序更改為普通程序。
如果法院認為被告人翻供是有串供等嫌疑的,法院可能決定將正在取保候審的被告人逮捕,變更強制措施。
被告人在法庭上翻供,不一定會影響審判的結果,如果偵查機關的證據已經非常完善,被告人翻供只會為自己帶來不利——喪失了“認罪態度良好“這一酌定從輕的事由。可以說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證據過硬或者被告人在偵查過程中一直有供述而在法庭突然翻供的,法院不會理會和采信。
如果被告人的供詞是該案的關鍵證據,而被告人翻供的,法院會要求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待補充偵查完畢后再開庭審理。
通常,司法人員不希望被告人當庭翻供。偵查人員怕被告人翻供引出麻煩,案子“翻車”,如果有違法取證行為還可能被追究責任。公訴人怕被告人翻供被法庭采信而承擔審查不嚴的責任。法官怕被告人翻供使案件復雜化,增加庭審難度。特別是那些重大、敏感而且經過“協調”的案件,雖然沒有成文的結論性決定,不是最后定案,而且還強調各機關依法處理,但協調意見的傾向性,有職業經驗的法官是完全心領神會的,于是在法官面前就出現了法律和“意見”二元標準,法律必須執行,“意見”也要照辦,當二者發生沖突時,法官就陷入了困境。還有,凡是被告人當庭翻供的案件,大概很難“案結事了”,如果翻供被法庭否定,定罪判刑,被告人不服。如果翻供被法庭采信,無罪開釋,被害人一方不甘,申訴、上訪是免不了的,一旦上訪,成了不穩定因素,那麻煩就大了。
司法人員怕被告人翻供,還有制度上的因素,我國刑訴法把被告人供述作為證據之一,讓被告人證明自己有罪。法律沒有規定被告人有沉默權,法律也沒有規定作為判決依據的被告人供述必須是經過控辯雙方質證的被告人當庭陳述。在司法實踐中,司法人員中或多或少存在“口供偏好”,靠口供“突破”案件,沒有口供,心里總是不踏實。殊不知,口供既能為定案提供依據,也可能成為錯判的陷阱。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股票上市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31照腸鏡把腸弄破了如何賠償
2020-12-01我國法律關于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規定
2021-01-08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