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庭后檢察院提交新證據怎么處理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第二款規定:“對于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法律對當事人提交證據的期限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不把案件的所有證據材料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而是把關鍵證據材料在法院審理時出示,就會使對方當事人措手不及,同時也會使訴訟程度復雜化,拖延訴訟,產生不必要的費用,也使法官無從準備。
2、對該證據的采信恰恰是不公平的。如果法官認為一方當事人在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證據是關鍵證據,但該證據又不屬于《規定》第四十一條第(一)項規定的“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法官卻仍然將該證據組織質證,甚至予以采信,這樣就恰恰導致了程序上的不公正,對嚴格遵守法定程序的另一方當事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二、民事訴訟開庭時提供證據的處理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八條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第一百九十二條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
法庭對于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依法保障每個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一切民事訴訟,要依法進行。民事訴訟開庭時提供證據一般情況下是被允許的,按時必竟這涉及到公平性問題,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進行民事訴訟時應當事前搜集好相關的證據,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了解相關法律更好的維護自身的權利。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或者進一步的需求,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醫死人,醫療糾紛證據要如何收集
2020-11-24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工業土地分割轉讓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