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永久抗辯權是什么意思?
永久抗辯權又叫消滅抗辯權、毀滅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行使可以永遠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的效力。在訴訟上表現為可使原告的起訴受到駁回的判決。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
權利人在法定時效期限內不向義務人積極主張其債權,時效期限屆滿,即不能再請求強制義務人履行債務;如果權利人提出該請求,則債務人即享有時效完成抗辯權,拒絕權利人的請求,此時權利人雖然仍有債權請求權,但是義務人可以永遠地反復地行使抗辯權,而使權利人的債權無法通過行使請求權來實現。
二、引起永久性抗辯權的原因是什么?
1、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由于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的責任。《合同法》第117條對該問題做出了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侵權責任法》第29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債權人過錯
債權人過錯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或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是由于債權人的原因造成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31條的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合同法》第58條也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3、已過時效期限
此處所指的時效乃指訴訟時效,也稱消滅時效。所謂訴訟時效,在我國現行民事立法上,是指對在法定期間內,權利被侵犯者不行使權利的,使其喪失勝訴權的法律制度。我國《民法通則》的第135條和第136條對于訴訟時效的一般情況作出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4、當事人約定的免責條款
民事法律中有“協議免責”一說,它是指受害人和責任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經協商一致,同意免除責任人的責任。協議免責有事先免責和事后免責。相比侵權責任法而言,在《合同法》中,免責條款更受關注。
通過律霸網小編介紹了民法總則永久抗辯權,相信你對這方面有了新的了解和新的認識。民法總則中的永久抗辯權是指,行為人可以永遠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的效力的一種做法。引起永久抗辯權的原因也是多樣話的,比如不可抗力、債權人過錯、當事人約定的免責條款等等。如果你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