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如何定義的
順序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我國第67條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值得提出,“順序履行抗辯權”這一名稱并非唯一,使用的人也比較少。不過,2008年司法考試卷三第57題選項a使用了“順序履行抗辯權”一詞。另有在同一以上使用“先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等詞語的。仔細說來,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比如“先履行抗辯權”強調先履行一方應先履行其債務;“后履行抗辯權”則強調抗辯權人本身履行的后在性。
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成立要件
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構成順序履行抗辯權須符合以下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至于該順序是當事人約定的,還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在所不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或其履行不符合約定。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既包括先履行一方在履行期限屆至或屆滿前未予履行的狀態,又包含先履行一方于履行期限屆滿時尚未履行的現象。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在這里是指遲延履行、瑕疵履行等。
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效力
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并行使,產生后履行一方可一時中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效力,對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請求,以此保護自己的期限利益、順序利益;在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補救措施、變違約為適當履行的情況下,順序履行抗辯權消失,后履行一方須履行其債務。可見,順序履行抗辯權屬一時的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后履行一方主張違約責任。
以上我們通過對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順先履行抗辯權成立要件以及順序履行抗辯權效力的詳細解析,應該基本能夠了解順序履行抗辯權的作用與效果。這對我們通過這一權利維護自身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擔保合同(樣本)
2020-12-20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什么是“小產權房”?它與農村拆遷安置房和農民的私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12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1-14最全的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1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1-20拆遷房辦房產證能改名字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