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夫妻雙方決定離婚時,關于夫妻財產的分割,有專門的法律規定,那關于夫妻共同負債的分割和認定,民法總則婚姻法分別是怎么規定的呢?權威觀點和說法到底是怎么說的呢?您對婚姻法規定和民法總則的規定是否了解?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規定和解釋吧。
一、婚姻法規定
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按照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是指“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為了保護債權人利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4月1日實行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其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由此,什么是個人債務,什么是共同債務的爭論不絕于耳。
二、相關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P262)的權威觀點說法:
1、在司法實踐中,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合法經營造成虧損或雙方從事非法經營造成虧損,或者雖由一方進行非法經營,但另一方明知而不反對的債務,一律作為夫妻共同債務加以認定。
2、我國現行《婚姻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即使有證據證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欠債務用于個人生產經營的,也不構成拒絕用夫妻共同財產清償的抗辯理由。債務的清償應當遵循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當所支付的費用或所負債務為共同生活所需時,即使不是共同所為,或是產生爭議前尚未直接用于共同生活,但其用于生產、經營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夫妻共同生活的,他方也應承擔清償責任。
簡單的說,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及其背后的司法理念是把婚姻法所規定的“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擴大解釋成為“為夫妻共同利益所負的債務”。然而生活與生產經營是兩個概念,是不同領域,它們所面對的風險是不一樣的。生活有悲歡離合,而生產經營則有盈有虧,有可能破產。因為具有共享利益的可能性,就要共同承擔生產、經營的風險,這無疑把很多弱勢群體,把很多家庭悲劇,推向了因配偶所借債務導致個人一生也無法還清的破產深淵。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就24條婚規雖然做出了新的補充規定,但并沒有改變其背后的司法理念。這種理念的核心就是因為夫妻法定的共有財產制,所推導出夫妻之間應當互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其缺陷是把生活與生產混為一談。
三、民法總則規定
2017年3月15日發布,2017年10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五十六條規定:“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無法區分的,以家庭財產承擔。
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以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農戶財產承擔;事實上由農戶部分成員經營的,以該部分成員的財產承擔。”
民法總則的該條規定可謂正本清源,誰經營、誰擔責的理念才是商事法律的基本原則,無論從法律的效力等級以及頒布的時間順序,足以指導和改變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司法實踐。
四、相關解釋
首先,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民法總則所規定的“家庭”必然包含夫妻,家庭財產必然包含夫妻財產。因此該條規定必然直接適用于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夫妻之間離婚時共同債務的認定問題。
其次,民法總則之所以對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做出規定,是因為商事主體大多承擔有限責任,而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是以戶為基礎,并且承擔無限責任,這種無限責任能否推及家庭其他成員承擔連帶責任,需要特殊規制。可以推論,那些個人舉債為了公司、企業經營所生債務,更不應該成為夫妻共同債務。
最后,共同生活與共同經營具有本質的不同,嚴格區別對待是修正最高法24條婚規的關鍵,只要不是共同經營,那么用于個人生產、經營的債務,就不能因為共同生活、共同財產制而轉化為共同債務!
以上就是民法總則婚姻法關于夫妻共同債權債務相關問題認定的說法,我們了解到,夫妻財產是包括債權債務,具體分割問題,需要看是公司還是個人,如果是公司,看是否家庭具有連帶責任,這些需要具體問題具體來看,如果上述文字無法解決您的疑惑,歡迎咨詢本站律師。
宣告失蹤順序民法總則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農村房屋土地使用證沒有該怎么辦理
2021-01-22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