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管合同成立的依據(jù)是什么?
保管合同是實踐性合同。保管合同的成立,不僅須有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且須有寄存人將保管物交付給保管人或寄存人交付保管物是保管合同成立的要件。一般來講,自寄托人將保管物品交付保管人,經(jīng)驗收后,合同才成立;寄托人沒有交付標的物,只是提出要保管或者保管人同意保管,合同還沒有成立。如果在訂立合同時,保管人事先已經(jīng)占有保管物的,則保管合同自簽訂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當事人的約定應當表現(xiàn)為文字或其他可以確認的書面形式。否則,難以確認的,不足以證明保管合同當事人同意合同于交付以外的時間成立,保管合同仍于保管物交付時成立。
二、保管合同成立認定注意哪些事項?
1、如保管人與寄存人事前僅有口頭約定,其后,在合同履行前保管人或寄存人改變主意,不接受保管物或不交付保管物,因為保管合同尚未成立,則改變主意的一方并不構(gòu)成違約,對方當然無權(quán)請求強制履行,也無權(quán)請求法院追究其責任。
2、如保管人與寄存人于保管物交付前,已訂立合同,明確約定保管合同于保管物交付前成立的,因為屬于當事人的特別約定,應受法律保護。此時,保管合同雖未有保管物授受,但仍然成立。
3、當事人的約定應當表現(xiàn)為文字或其他可以確認的書面形式。否則,難以確認的,不足以證明保管合同當事人同意合同于交付以外的時間成立,保管合同仍于保管物交付時成立。
4、保管物的交付,是指寄存人將對保管物的占有移轉(zhuǎn)至保管人。交付可以由寄存人直接交保管人,也可由第三人間接交付。如保管人已占有標的物,以簡易方式交付即可,占有約定也可成立保管。如出賣人與買受人約定,而后由出賣人為買受人保管。
綜上所述,當事人將財物交給他人保管,雙方應當訂立保管合同。認定保管合同成立,不僅要簽字確認,還應當將保管物移送交付,發(fā)生物權(quán)的轉(zhuǎn)移。從拿到保管物之日起,合同生效。如果保管人自己過錯將保管物損毀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保管合同和倉儲合同的不同有哪些
保管合同有哪些違約責任
保管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房產(chǎn)公司合并資質(zhì)怎么處理
2020-11-21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專利轉(zhuǎn)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車禍中被扶養(yǎng)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未簽訂借款合同發(fā)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辦酒不領證算結(jié)婚嗎
2021-03-05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單位集資房轉(zhuǎn)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yè)限制義務
2021-03-19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jīng)濟性裁員
2020-11-16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股權(quán)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影響產(chǎn)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