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勞動市場當中的集體性停工事件總體來說也非常的少,不過屢次發生的沒有的勞動關系產生的勞動爭議案件也是居高不下的,有一多半的訴訟請求都是針對合同到期后公司單方面的不續簽了,實際上在續簽勞動合同的這件事情上,公司不能夠占有絕對的主動權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員工合同到期公司不續簽要賠償的依據是什么?
一、員工合同到期公司不續簽要賠償的依據是什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一定有經濟補償金?
1、勞動合同期滿時,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且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
2、如果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但降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3、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續訂,無論勞動者是否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三、哪些情況下,勞動者沒有經濟補償金?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員工要賠償得結合不續簽勞動合同的原因,如果是您單方面的跟公司提出來的要求漲工資或者調換工作崗位等這些不合理的要求公司不續簽,自己也不能索要賠償的,其他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索要賠償的就是公司單方面不續簽,然后賠償的標準勞動合同法中也有規定。
員工主動辭職可以得到補償嗎
女員工產前假工資怎么算啊
公司強迫員工辭職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怎么寫才有效
2021-03-01事故認定書一直不出來怎么辦
2021-01-15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事實婚姻是否受法律的保護
2021-01-05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