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與合同是什么意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85條之規定,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贈與的財產不限于所有權的移轉,如抵押權、地役權等,均可作為贈與的標的。
贈與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質:
1)贈與合同是一種雙方行為。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2)吸收了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合理因素。諾成行為:多數國家承襲羅馬法的傳統,規定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宣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贈與物,即為諾成行為。
3)贈與合同具有無償性。除合同中雙方約定附條件的義務外,原則上受贈人并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二、贈與合同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就有法律效力。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贈與合同有效,如果不辦理過戶手續,房屋所有權是沒有轉移的。而且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1、贈與人有交付受贈人財物的義務。贈與人按照贈與合同約定的地點、期限、交付的方法等將財產交付給受贈人,并由此而發生物權的轉移,但是,法律規定必須經過登記才發生轉移的財物,如不動產,應在登記后才發生轉移。
2、贈與人已將贈與財物交付受贈人,物權發生轉移,應視為受贈人合法享有受贈財物的占有、使用、處分權,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合同。
3、但贈與人未將合同約定的財物交付受贈人,受贈人可以不履行贈與義務,可以撤銷贈與合同,但贈與是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的贈與合同或者是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合同,對不履行這類贈與合同的贈與人、受贈與人享有要求贈與人交付的權利,贈與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贈與物毀損、滅失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4、贈與合同是贈與人的無償贈送,不承擔贈與物的瑕疵責任,但是附義務的贈與,贈與人應在附義務的范圍內承擔贈與物的瑕疵責任;贈與人明知贈與物有瑕疵,故意隱瞞或者作贈與物無瑕疵的虛假保證,造成受贈人損失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