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專業中有各種各樣的名詞,大家對于這些名詞的含義進行詳細的了解,有助于大家在法律實踐中更好地處理相關事項。很多人都不清楚法律行為、事實行為以及意思表示的確切含義,這里涉及到比較專業的法律概念,本文小編就針對“意思表示和事實行為的區別是什么?”這一問題給大家進行詳細的解答。
意思表示和事實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具有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但依照法律的規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
法律行為指能發生法律上效力的人們的意志行為,即根據當事人的個人意愿形成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它是在社會生活中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最經常的事實。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是上述兩者的本質區別所在。
(1)前者法律直接規定其行為后果,后者根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引起法律后果;
(2)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發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統屬于行為范疇。最根本的區別在于行為是否包含意思表示,行為以意思表示為要素的,是民事行為,否則,就是事實行為。
區別:
1、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直接產生法律后果,民事行為依據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3、事實行為只有在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符合法定構成要件時才發生法律規定的效果,民事行為的本質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實構成;
4、事實行為的構成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民事行為以行為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為生效條件。如:先占、加工、無因管理行為、遺失物的拾得行為、埋藏物的發現行為以及債權標的物的給付行為等均屬于事實行為。
其實在法律專業上經常進行比較的是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這兩個名詞,區分它們的核心關鍵就是是否存在意思表示。在事實行為中不一定存在意思表示,而在事實行為中,意思表示則是必備要素。
造成意思表示不真實原因的主要形式
意思表示錯誤類型
意思表示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期間家屬轉移財產犯法嗎
2021-02-06開發商抵押回遷房構成詐騙嗎
2020-11-26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房產典當
2021-03-14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房屋沒有門窗拆遷賠償嗎
2021-02-10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