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一方當事人要是違反了合同的約定或法律規定,而對另一方構成合同違約的話,此時需要按照約定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那么對于此時的違約方來講,其是否可以解除合同呢?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這方面的內容,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你介紹吧。
一、違約方能否解除合同
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關系歸于消滅的行為。合同解除權屬于履行合同的一方。
同一經有效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雙方都必須嚴格遵守,適當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這是中國法律所規定的重要原則。只是在主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情況下,合同繼續存在已失去積極意義,將造成不適當的結果,才允許解除合同。這不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依據,也表明合同解除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否則,便是違約,不發生解除的法律效果,而產生違約責任。中國法律對合同解除的條件作了比較詳盡的規定,表明了對合同解除的允許與限制。
二、誰有權行使合同解除權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首先,應當是合同當事人,而非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對此,無論是從原《經濟合同法》第27條、第28條所規定的,當出現了解 除權行使的法定事由,當事人一方要求變更或解除經濟合同時,應及時通知對方,并且通知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或者是2003年3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5條所做的進一步明確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職權干涉農村土地承包或者變更、解除承包合同。”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來看,我國法律對于合同解除權的規定在逐步完善的同時,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即都將合同的解除權賦予了合同當事人,而未賦予人民法院或其他任何機構。
其次,在實踐中須注意的是在通常情況下只有守約方才享有解除權,違約一方不享有解除權。這對于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中審查解除合同的相關法律文書是否齊備,明確享有解除權的主體是誰,然后做出正確裁決來說是很重要的。
從上文的解答中我們知道,合同的一方當事人要是對另一方構成了合同違約的話,此時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而要是合同已經無法繼續履行下去的話,那么是可以解除合同的。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律師,我們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耐心為您解答法律問題。
合同解除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解除合同的違約金要賠償嗎
預期違約解除合同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違法如何申請賠償
2020-12-17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劃撥土地轉出讓怎么計算價格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