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資協議約定違約金是否有效?
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如約定違約金并且數額很大,勞動者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時,往往會擔心違約金條款。也因此會產生糾紛。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二十三條: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二十五條:除本法第22條和23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因此可以說明用人單位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勞動合同法》第22條、23條規定的情形,這兩類情形約定的違約金條款是有效的,違反這兩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除此之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情形都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有些用人單位為了本公司利益會違反《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約定或者強迫勞動者簽訂違約金條款,這樣的違約金條款是無效的。
而勞動者對用人單位主張違約金的權利,法律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和限制。針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承擔法律規定之外的違約金的情形,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未進行立法干預的情況下,應認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有效。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條款,但并未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進行立法干預,而從立法目的出發,勞動合同法之所以只對勞動者承擔違約金進行干預,主要系考慮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締約地位的不對等,用人單位締約地位顯著優越于勞動者一方。因此,對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既然法律未明確進行立法干預,且不存在以締約優勢侵犯相對方利益的風險,應可以適用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認定合同條款有效。因此,從理論上存在雙重補償金的可能,即用人單位在支付了法定解除補償金之外,仍應按照雙方合同約定承擔約定補償金。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中,在不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相沖突的情況下,可以運用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款,是因為遵循雙方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應屬于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從性質本身分析該條款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的調整。
二、什么是違約金
違約金是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預先約定的當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時,由違約的一方支付給對方的一定金額的貨幣。違約金既具有賠償性又具有懲罰性。 是否采用違約金這一補救辦法,必須是由合同當事人事先在合同中明承約定,否則,當事人一方無權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同時還規定,違約金視為違反合同的損失補償,是一種補償性的經濟制裁措施。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另一方不得再要求賠償損失(賠償需有證據違約金不需舉證)。
為了更好的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國家也是規定了雙方要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那么在勞動合同中也會寫明工作的具體內容以及工作薪資等水平,如果在合同存續期間,任何一方做出了任何違法勞動合同的行為后,另一方也是可以索要賠償并解除勞動合同。
違約金的比例一般是多少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農民承包的土地流轉后,還能確權嗎
2020-12-24土地流轉給個人可以嗎
2021-01-02拆遷房房產證的辦理方法有哪些
2020-12-04農村宅基地拆遷可以享受什么補償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