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
《繼承法》規定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必須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并且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繼承人、受遺贈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不能作為見證人。另外口頭遺囑必須是在危急情況下才可以作出,危急情況結束后,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應當訂立書面遺囑或者錄音遺囑,否則所立的口頭遺囑失效。失效遺囑所涉遺產依法定繼承的規定處理。
二、主體不符合法定條件
遺囑同其它民事行為一樣,對主體資格有一定的要求。《繼承法》第22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作為一種民事行為,遺囑是以立遺囑人能進行有效的意思表示為前提,行為人必須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均不有效表達自己的意愿,形成有效的意思表示,因而不具有訂立遺囑的能力。確定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是以遺囑人訂立遺囑時為準。
三、遺囑的客體存在瑕疵而導致遺囑無效
因為遺囑是立遺囑人死亡時才開始發生法律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等到遺囑生效時,遺囑中所涉及的財產如果有瑕疵(即包括實際的毀損也包括權利的瑕疵)那自然不會產生遺囑人在遺囑中希望達到的法律后果。實際的毀損容易理解,即遺囑要處分的物已經滅失、不存在,自然也就談不上繼承的問題。
權利的瑕疵包括1、立遺囑人在立遺囑后全部或部分轉讓了所有權,立遺囑人不再具有對物的完全處分權。2、遺囑中所涉及的財產根本不歸立遺囑人所有,那么遺囑中涉及到的對這部分財物的處分自然也就沒法實現。《繼承法》第3條規定公民在遺囑中可以處分的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主要包括有價證券和債權)。公民立遺囑時只能對自己的合法財產享有處分權,如果對不屬于個人的財產進行處分,就屬于無效處分,會引起該部分內容失效。最常見的就是遺囑中涉及到夫妻間的共有財產、撫恤金、保險金等,因為此類財產具有很強的人身性質,有其特殊性在里面。因而立遺囑時,應謹慎處理此類財產,確保立遺囑人擁有完全所有權后,才能在遺囑中進行處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舉報不良村干部
2021-03-15民事法律事實構成
2020-12-28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