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入職后,會和單位簽訂一份勞動合同,里面會寫清勞動合同的期限,目前很多單位都是一年一簽。如果合同到期后,員工想繼續工作的,而單位并不與其續簽,則單位要支付一筆經濟補償金,雙方勞動關系就此解除。那么,工作合同到期補償標準是什么?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相關知識。
一、工作合同到期補償標準是什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五款的規定:單位在維持或者提高原合同的約定條件基礎上要求員工續簽而員工拒簽,那么單位終止勞動關系不用支付經濟賠償金,如果員工要求單位續簽勞動合同而單位不續簽,那么單位就要支付一年一個月的經濟賠償金,具體參考《勞動合同法》第44、46、47條相關規定。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沒有拿到經濟補償員工如何維權?
1、準備證明和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
任何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或者有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憑證,都可作為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
2、維權流程:雙方協商→勞動仲裁→提起訴訟
勞動者可以依據法律和用人單位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提供證據向勞動部門提起勞動仲裁,如果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是最后的維權手段,如果勞動者在前面兩個方法中已經能夠解決問題,那么就沒必要訴訟了。
用人單位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屬于違法行為,勞動者在沒簽勞動合同被辭退的情況要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到期后,單位主張續簽而員工不同意的話,則單位不承擔責任。但是,單位拒絕續簽要求的話,則要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工作合同到期補償標準按照員工的工齡計算,每增加一年,單位就要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比如員工在單位工作三年到期,則單位要支付三個月工資作為補償。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勞動合同終止確認書怎么寫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行政復議有用嗎
2021-01-06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出售出入境證件罪怎么處罰
2020-12-26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