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通則》規定的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責任
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企業/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業/公司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
但由于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制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第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58.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后,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
典型的案例如: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產生的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查明企業法人有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所列的六種情形之一的,除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直接給予罰款的處罰。(對法定代表人直接處以罰款的數額一般在二千元以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依法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人采用罰款、拘留制裁措施,必須經院長批準,另行制作民事制裁決定書。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婚姻存續期間指什么時候
2021-02-24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能依據《土地管理法》認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嗎
2021-02-19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4鄉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7夫妻戶口不在一起,拆遷時雙方都能享受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