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民間借貸中有哪些權利
可以中止履行。
李某于2008年6月向某科技公司借款30萬元,次月李某歸還了7萬元,尚欠某科技公司23萬元。該公司經多次追收未果,遂將李某告上法院,要求李某歸還欠款。
在訴訟中,李某承認借款屬實,同時辯稱其不還款是基于不安抗辯權的原因,因為該科技公司的財務管理混亂,經營停止,其作為該公司股東之一,對公司法定代表人管理公司缺乏信心,待不安抗辯權原因消失后,再歸還借款。法院經審理認為,李某不符合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條件,對其主張不予采納,判決支持科技公司的訴訟請求。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該條規定的就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基于合同雙方互負債務的情形下,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存在《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本案的借款合同關系屬單務合同,某科技公司對李某未負有債務,因此,李某不能主張不安抗辯權拒絕還款。
相關知識: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不安抗辯權源于大陸法系的德國法,《德國民法典》第321條規定:“因雙方契約負擔債務并應向他方先為給付者,如他方的財產于訂約后明顯減少,有難以對待給付之虞時,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出擔保之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而法國學說稱之為“不履行的抗辯”,它來自中世紀羅馬法,是從約因(consideration)學說出發的。法國民法典第1613條規定:“如買賣成立,買受人陷于破產或處于無清償能力致使出賣人有喪失價金之虞時,即使出賣人曾同意延期支付,出賣人亦不負交付標的的義務。但若買受人提供到期支付的保證則不在此限。”另外,瑞士債務法第3條、意大利民法第1469條、奧地利民法第105條、中國臺灣省民法第265條等都對不安抗辯權有所規定。中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1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時,可以暫時中止履行合同,但應當立即通知另一方;當另一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保證時,應當履行合同;當事人一方沒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當負違反合同的責任。”
中國新頒布的《合同法》明確規定了不安抗辯權制度,并對不安抗辯權的行使規則等作了具體的規定。從各國和地區的法律規定中可見,同屬大陸法系,同是不安抗辯權制度,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也不盡相同。法國側重保護賣方利益,規定只對買賣合同的出賣人適用,采用支付不能主義;而德國民法典規定則不限于買賣合同,只要雙務合同即都適用,并不再拘泥買受人破產處于無清償能力的限制,提出如買受人財產于締約后明顯減少,出賣人即可拒絕給付。可見,德國法對不安抗辯權的規定,不僅反比法國法的規定更廣泛,而且對于在后給付義務人訂約后財產狀況惡化,危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的情況下,對先給付義務人的合法權益保護更為有利,更符合現代民法學中的不安抗辯權。據此,有學者認為,相比之下,德國法的規定更為合理。我個人也這樣認為。相對于大陸法系的不安抗辯權,英美法系也有保護先履行義務方的規定,只是稱之為預期違約制度。
綜上所述,相信讀者明白了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并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的一種權利,并在不同的實際情況下有不同的相應對策與法規。如果您還想了解什么其他問題的話,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規的一般程序是什么,雙規適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6觸犯別人隱私怎么量刑
2021-03-17專利轉讓的具體流程
2021-03-25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能否分割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