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行政賠償分為哪兩種途徑?
律師回答:
一種是單獨就賠償問題向行政機關及人民法院提出;另一種是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一并提起。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四十一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四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四十四條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欠錢沒破產可以起訴股東嗎
2020-12-31一般狗咬到人賠多少錢
2021-03-08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