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環境罪主觀方面的表現是怎樣的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造成環境污染,致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行為人對這種事故及嚴重后果本應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到但輕信能夠避免。至于行為人對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這一行為本身有時則常常是為意為之,但這并不影響本罪的過失犯罪性質。
二、污染環境罪的主體有哪些
(一)政府責任型主體
政府責任型環境污染糾紛,其產生的根源是,政府在社會管理中存在失職或過失等不當行為,致使污染危害由間接轉化為直接,或導致污染滋生和蔓延。
(二)企業責任型主體
環境污染糾紛的直接責任人是企業。正因為企業排污行為的存在,才直接導致污染糾紛的產生。
(三)混合型責任主體
由于相關法律缺失或者政府濫用權利審批通過不合格的企業,也由于企業的生產等造成的環境責任。
在大概了解到環境污染責任的主體大體分類后,我們在遇到相關的情況而自己的財產遭受損失時我們該如何維護我們自己的權益呢,在遇到環境侵權的情況我們維護自己的權益的方式大概有兩種,分別是行政訴訟和到法院上訴,所以我們在遇到環境污染而遭受損失時應該要積極去維護自己的權益,讓自己的財產得到保障。
三、環境污染致害的民事責任
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人有責任排除危害,排除危害所需的費用由其自身負擔。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人還應當向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個人賠償損失,對此應注意兩點:
(1)因發生事故或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違反該義務所造成的損失或導致損失擴大的,受害人有權主張損害賠償。
(2)“直接受到損害”的用語旨在對侵權行為人的賠償責任予以合理的限制,但只要受害人的損失與污染環境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受害人就應當是因環境污染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個人;判斷受害人是不是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個人,應當在案件審理中予以查明,而不應當在案件受理中的審查起訴環節加以判斷。在環境污染致害的損害賠償糾紛中,對于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于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需要注意的是,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對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糾紛的處理在性質上屬于民事調解行為。環保部門對此作出的處理決定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如果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對環保部門所作的賠償處理決定不服,只能以侵權行為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回購房
2020-11-12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