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賠償范圍,是指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并對造成的損害給與賠償的范圍,即國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范圍。對行政賠償范圍的概念,應該從以下兩方面來理解:其一,它表明的是國家對因其損害的哪些行為負責;其二,國家應當對那些受到損害的權益負責。
我國《國家賠償法》除在第二條對國家賠償作出高度的概括性的規定,即“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1]外,在《國家賠償法》的第三、四、五條中,進一步界定了國家可賠償的侵權行為的范圍和可賠償的損害范圍。對于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主要是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兩方面,而造成行政賠償的前提恰恰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時的侵權,所以行政損害賠償也應該從人身權的損害賠償和財產權的損害賠償兩方面界定。
第一、行政賠償范圍中的人身權損害賠償
人身權是法律基于民事主體人格或身份而產生的一項法律權力,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他不具有直接的財產屬性,是非財產權。從人身權的原意來看,它是公民人身的自由權之一,即一個人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則,就可以不受其他干擾,去自由的做他想做的事。一切人都擁有人身權,因此人身權是絕對的,也是專屬的。人身權在我國的《憲法》和《民法通則》中都有明確的規定。我國的《國家賠償法》在規定行政賠償范圍時,將人身權損害賠償作出明文規定,其中最主要的兩項是人身自由權的損害賠償和生命權的損害賠償。
首先是人身自由權的損害賠償。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拘留和違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權的行政強制措施,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的,由國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有定義中可以分析得出來,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行政行為主要包括:違法拘留、違法勞動教養、違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
其次是生命權的損害賠償。我國憲法規定生命健康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即公民依法享有生命不受非法剝奪,健康不受非法損害的權利。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對生民健康權做出了明文的規定,1988年我國加入《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因此該公約也是我國的法律的組成部分,結合公約和我國國家賠償法,國家在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方面,而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主要有以下幾種:以暴力毆打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人身傷害或者死亡、其他行為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貸款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的內容包含有哪些
2021-01-16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