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在什么情況下不能將債權轉讓給第三人
依據法律規定,債權人在以下情況不能將債權轉讓給第三人:
1.依債權之性質不得轉讓的債權
2.依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
(一)依債權之性質不得轉讓的債權
1.以特定身份為基礎之債權。如,退休金的受領金;再如,革命殘廢軍人的撫恤金,職工因工傷殘撫恤費,復員、轉業軍人的資助金、復員費。
2.與勞務密切聯系而產生的債權。如畫家為他人畫像而產生的債權關系。
3.基于債權人與債務人間的信任關系而發生的債權。如委托、雇用。
4.不作為的債權。最典型的莫過于同行競業而產生的債權。
(二)依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
如果雙方當事人在締結合同之前就已依口頭或書面的約定,雙方當事人不能將債權轉讓給第三方,那么就應尊重合同法的一個重要原則——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應禁止債權的轉讓。
現在的問題是,這種當事人內部約定的法定效力如何?即這種內部約定的法律效力對外部的第三人有無此約束力?這里實際上涉及到如何維護善意第三人的問題,筆者在參考了德日兩國的規定之后,認為應區分不同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債權人違反當初約定而向第三方轉讓了債權,在第三方屬善意不知情的情況下,應認為債權的轉讓行為有效,故應保護其效力。債務須向新債權人(第三人)履行債務,由此產生的損失則由轉讓人(原債權人)承擔。由于無權轉讓債權讓與人可能會因轉讓債權而牟利,但這是否屬不當得利值得研究。我們知道,債權是一種相對權,即債權僅存在于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而如前所述,債權可以轉讓的標的,那么,無權轉讓債權的債權與人,相當于無權轉讓他人的財產(因為當事人雙方已事先約定不得讓與該債權)一樣,所以,讓與人處分他人的財產是非法的,故其轉讓財產所獲得非法所得,應作為不當得利返還債務人。如果返還不當得利仍不足以補償債務人的損失,則債務人有權基于浸權行為,請求債權讓與人賠償損失以彌補不足部分。如果不法讓與人以高于市場的價格讓與債權的,其超出財產價值部分之所得,也應返還給債務人。
第二種情況,如果第三方屬惡意,即明知債權人與債務人事先有約定的前提下,仍將原權轉讓的,則不應保持其效力。同時,由于債權人本身也存在過錯,那么應由雙方向債務人承擔連帶責任。但在這種情況下,債務人應承擔舉證責任;
第三種情況,當債權發生輾轉讓與時,即債權轉讓到一個受讓人后,該受讓人將其轉讓給另一個新受讓人,如此輾轉反復,發生了多次債權轉讓。在此期間,應如何保護善意當事人權益?具體處理方式與第一種情況相同;如果第一受讓人雖為惡意、但以后的受讓人為善意時,則以后的受讓人取得的債權有效;如果第一受讓人為善意時,但隨后的受讓人為惡意時,則從惡意產生時起,此受讓人所取得的債權行為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怎么寫
2021-03-16隱名股東的繼承人能否直接繼承顯名股東名下的股權
2020-12-04公司新增資質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9乙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辦
2020-12-09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