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債權債務含義是什么,轉化債權債務特點是什么
債權轉股權含義
債權轉股權,是指債權人以其依法享有的對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債權,轉為公司股權,增加公司注冊資本的行為。
債權轉股權特點
1、增加資本活性
它把銀行不良資產盤活,把銀行不良資產分離出去,轉為企業的股權,這樣,就可大力提高銀行的信用地位,從而搞活銀行的資金。通過銀行來使企業重組,改變單一的國有資本,增加國有資本的活性。
2、強化對企業的經營監督
在我國,資本市場不發達,國有企業資金嚴重依賴銀行貸款,但銀行的債權人地位使得銀行無法約束企業的行為。當前,存在一個突出現象是,銀行的債權糾紛由于種種原因在法院很難取得勝訴,即使取得勝訴,也無法執行實施。實行債權轉股權后,銀行取得對企業的監管權,就能增加對債務企業的約束力度,防止企業經營行為短期化,保障銀行權益。
3、減輕國有企業負擔
減輕國有企業負擔,有利于實現國有企業脫困目標。
債務轉股權含義
債務轉換股權是1983年以來出現的解決債務國部分債務的辦法,從而達到較少其外債的目的。
債務轉換股權的特點
1、優點
(1)無需動用外匯就可減少債務,并可引進先進技術和提高就業率;
(2)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債務國缺乏資金的矛盾;
(3)可吸引外逃資金回國參加建設。
2、缺點
(1)債務轉換股權如采用過多,引進過量外資,將導致一些部門的控制權逐漸落入外國公司之手,出現經濟被外資控制的局面;
(2)如果政府通過全國的銀行系統籌措債務轉移所需的資金,勢必造成債務國貨幣供應量大增、刺激通貨膨脹,使貨幣貶值,對匯率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3)單純通過國內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以滿足債權對股權轉換的資金需求,會導致國內流通資金的緊張,產生利率上升的壓力;
(4)債務額過于龐大的國家沒有這么多投資機會,因此這種方法不能廣泛實施。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
第一,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債權轉讓和債務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1、債權轉讓采用通知主義,不以債務人同意為條件;而債務轉讓采用同意主義,不經債權人同意,轉讓合同無效。
2、債權轉讓合同的當事人是債權人與受讓人(第三人),債務人不是當事人;債務轉讓合同的當事人是債務人與新債務人(第三人),債權人不是當事人。
3、債權轉讓的債務人可以援用抗辯權和抵銷權;而債務轉讓的新債務人只能援用抗辯權,不能援用抵銷權。
債權債務糾紛訴訟時效?
一般訴訟時效。指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類時效不是針對某一特殊情況規定的,而是普遍適用的,如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表明,我國一般民事訴訟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二年。
特別訴訟時效。指針對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關而制定的訴訟時效。特殊時效優于普通時效,也就是說,凡有特殊時效規定的,適用特殊時效,我國《民法通則》141條規定:“法律對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特殊時效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短期時效。短期時效指訴訟時效不滿兩年的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時效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規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但是第2項因特殊法產品質量法已經變更,《產品質量法》第45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二、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環境保護法》第42條“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起時計算。”及《海商法》第265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規定訴訟時效為3年;
《合同法》第129條“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為4年。
三、最長訴訟時效。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
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時效具有強制性,任何時效都由法律、法規強制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對時效的延長、縮短、放棄等約定都是無效的。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債務債權都是相互的,可以進行轉換的,一個人可能會有2種不同的身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經營權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08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