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應如何從訴訟程序上和實體上保護債權人合法債權并實現之,應當是司法中予以重視的課題。
債務人死亡案件牽涉到繼承人、受人、繼承參與人和他們相互之間以及他們與原告(債權人)、集體組織、其他公民之間所發生的析產、遺產管理、清償債務、繼承、遺贈等權利義務關系。具體訴訟中適格的被告是誰,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原告起訴時,在訴狀中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處理。
我國第九條規定,“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民事權利能力是成為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債務人死亡后,已喪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民事主體資格。起訴時,原告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通知原告變更適格的主體,原告拒絕變更的,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2.原告起訴時將數個繼承人中一部分列為被告的處理。
人民法院應依第一百一十九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的規定,通知享有繼承權的其他繼承人作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在繼承開始后,被繼承人的一切財產權利至遺產分割前這段時間內均歸繼承人共同共有。我國繼承法對此雖無明文規定,但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國財產繼承存在著分割前的共同共有階段,共同共有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各共同共有人應參加訴訟。我國繼承法沒有詳細規定債務清償的時間問題,但是根據繼承法的原則精神,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起到遺產分割前先對被繼承人的債務進行全部清償,如有剩余,對剩余的遺產在繼承人中間進行分割。這樣可避免遺產分割后,在債權人有數人時,再辨別哪個債權人的債權由哪個繼承人負責清償的難題,也可以避免因繼承人生活困難,其繼承得來的遺產已被處理掉,難以估價,可能損害債權人利益。
3.原告起訴時,遺產分割結束,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清償原則按其繼承份額由各繼承人按比例清償,法院應通知所有參加分割遺產的繼承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48小時不放人是定罪了嗎
2021-01-24被別人辱罵可以報警嗎
2021-01-03地役權有哪些特征有哪些
2021-02-11父母有權利干擾兒女離婚嗎
2020-11-14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