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發生的仿真槍案件最終定罪量刑的結果并不相同。案件中販賣者往往被判以非法經營罪或非法買賣槍支罪;對于購買者,在定罪方面有著“罪”與“非罪”兩種截然相反的判定,有的以走私武器罪、非法持有槍支罪、非法買賣槍支罪被判刑,而有的只是被要求交出仿真槍。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曲xx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仿真槍不屬于行政許可經營的范圍,屬于行政法違禁品范圍,對經營仿真槍的商家追究非法經營罪的刑責,是不妥的,只應當追究行政違法責任。”他認為,對于仿真槍刑事打擊要慎重,對具有真槍殺傷力的,或者加工改造后能夠達到民用槍支殺傷力的,即足以致人死亡或者喪失知覺的,才能追究刑事責任。
據了解,目前認定槍支的標準是:當所發射彈丸的槍口比動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時,一律認定為槍支。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犯罪學研究所所長王教授表示,目前認定槍支的標準是2010年修訂的《公安機關涉案槍支彈藥性能鑒定工作規定》。而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以20j/cm2為致傷力標準。美國1968年《槍支管理法》更只將以火藥作為動力的槍支視為調整對象,這是因為由于氣槍本身條件所限,其最高槍口比動能不會超50j/cm2。當然我國與美國這樣可以持槍合法化的國家沒有可比性,但參照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乃至我國2001年的認定標準,現行對槍支的認定標準明顯過低,而且這種過低的認知標準明顯沒有被公眾所認知和接受,這才是一些案件引發關注的原因所在。
對于這類犯罪的量刑,王xx教授提出應當根據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來確定。一方面,應當從控方是否掌握了被告人明知其購買的仿真槍屬于管制物品而堅持購買、被告人在獲得仿真槍的運輸途徑上是否采用了掩飾、隱瞞的方法,以及被告人購買仿真槍的次數和數量等多種角度綜合考慮其主觀惡性;另一方面,應當從購買的仿真槍被鑒定為槍支的數量上認定客觀危害性。
一些仿真槍案件中,或公民因個人喜好、收藏而通過網絡購買持有仿真槍,往往在警察逮捕的時候,犯罪嫌疑人仍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對此,**鎮元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律師認為,非法制造、買賣、運輸槍支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是槍支而非法制造、買賣、運輸等,也就是行為人實施此罪行為時,主觀必須是故意,過失不夠成本罪。對于行為人內心的判定源于對其外部客觀行為的審定,從而判定其內心在實施該行為時的主觀意思表示,結合我代理過的此類案件,從販賣和購買的交易金額來講少則幾十,多則二三百,根本無法與真正的槍支價格對等。而大多數非法買賣槍支罪案件的審判思路過分偏重于甚至只關注鑒定結果是否達到了槍支的標準,對于犯罪嫌疑人主觀是否具有買賣槍支的故意,在所不問,這嚴重違背了刑法規定的主客觀相統一的基本原則,無法體現法律的公平!
李說:“對于此類案件,偵查機關在立案偵查后,依法定程序也要對收繳來的仿真槍支進行嚴格的鑒定和復查程序才能得出是否是槍支的結論,而作為社會普通大眾,他們又如何得知自己所販賣的或購買的到底是不是具有槍的功能的仿真槍呢?”他認為,法律作為指引人們行為的準則,首先是要人們知曉該準則如何遵守,行為人不知自己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何種后果時會造成行為人的恐慌和無所適從,這也不是立法的初衷。
對于你提出的“買賣仿真槍怎么判刑”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仿真槍屬于違禁品范圍,所以買賣仿真槍是犯法的,并且仿真槍有危險性,可以掩飾一些犯罪情況,主觀必須是故意,過失不夠成本罪,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有些什么特征
2020-11-10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
2021-01-26破產和解制度對債務人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2020-12-05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