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姓名權違法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九條?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享有名稱權。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
只要把自己的姓名沒有做犯罪的事情,或者法律不允許的事情,那就沒有違法。
姓名權的限制有哪些
1.公民從事重要的法律行為,須使用起正式姓名。所謂正式姓名是指公民經過登記記載于戶口簿上的姓名。公民從事一般活動可以使用筆名、藝名及化名等,但是公民從事重大的、涉及將第三者利益或公共利益的活動時,必須使用其正式姓名,否則講引起法律關系的混亂,使權利義務主體不明確。
2.公民不得隨意允許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公民的姓名權具有專用性,它與權利人的人身密不可分。在一些情況下,公民可以允許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從事某些民事活動,但應有必要的限制,即以不引起他人誤會和不損害第三人及社會公共利益為限,否則視為濫用姓名權,對他人造成損害的,姓名權人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3.公民不得基于不正當目的而取與他人相同的姓名。一般來講,重名的現象是很普遍的,法律并不禁止公民使用相同的姓名。然而,如果公民濫用其姓名決定權和變更權,故意取與他人相同的姓名,而且基于不正當的目的,如冒名頂替,侵害他人權利等等,那么這便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嚴格地講,這已不僅僅是一種濫用姓名權的行為,這已經構成了侵權行為。
姓名權的法律規定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姓名權的主要法律特征為: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權。法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是名稱,享有的是名稱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專有的客體,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標識,不僅包括正式的登記姓名,而且也包括筆名、藝名、別號等。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姓名權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濫用姓名權是不是違法,姓名權的限制有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公民使用姓名權時同,只要把自己的姓名沒有做犯罪的事情,或者法律不允許的事情,那就沒有違法。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林一律師,男,1981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山東衡正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于房地產、建設施工合同、醫療過錯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相關法律服務。 執業來,辦理多起醫療過錯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相關案件,參與辦理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莒南縣信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藍澳印務包裝有限公司、臨沂昌泰印務包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結合破產實務經驗和問題撰寫的《偏頗性清償撤銷問題研究-以債務無人主觀態度為切入點》一文獲2017年山東省律師優秀論壇論文一等獎,受聘臨沂市首屆職工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先后擔任臨沂杰合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臨沂金正開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與各類型企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廣泛、良好的關系。
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陳述有沒有證據效力嗎
2021-03-12誹謗誣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9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規定
2020-12-31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