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糾紛是否侵犯肖像權
根據情況才能判斷是否侵犯肖像權
侵犯肖像權的情況:
一、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我國民法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于自己的肖像的占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公民本人所有,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于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于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征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二、擅自制作他人肖像(包括擁有他人照片)。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創制、占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為。對于攝影人來說,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為。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自己的形象。至于制作(拍攝)的肖像作品,是為了公開發表,還是以私藏為目的,并不影響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就是說:雖不加公開的使用,也同樣地構成侵權,如照相館私自加印顧客照片保存等。
三、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丑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涂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對于侵犯肖像權的認定不太清楚,或自己可能遇到了侵犯肖像權情況,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青島天價櫻桃構成消費欺詐嗎
2020-11-08山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0-11-15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