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號轉載的侵權行為有哪些?
明確轉載“作品”的客觀內容。著作權法第3條明文規定了包括文字作品在內的九類受保護的作品類型。在網絡環境下無法歸于著作權法第3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法院應當予以保護。因此,絕大部分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傳播的原創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但是,著作權法第5條明確規定本法不適用于時事新聞等。所以,如果微信公眾平臺轉載內容屬于著作權法第5條的時事新聞等,就不屬于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不應當認定構成侵權。
界定“合理使用行為”的具體范圍。一般來說,轉載只要符合著作權人的意愿(著作權人沒有明確聲明禁止轉載),并對著作權人無任何損害,同時清楚署名作者及出處的,就沒有侵犯著作權。比如,微信公眾號采用超文本鏈接的方式,并且鏈接的是原創作品著作權人的公眾號,一般不認為侵權。微信公眾號向微信用戶發布消息的行為還可以理解為一種“受著作權人控制的信息網絡傳播”行為,即向公眾提供作品。從有利于微信傳播的及時性、廣泛性和有效性來看,轉載范圍在著作權法第22條以內,就應當屬于“合理使用行為”。但是,對于某些“改頭換面”冒充原創的“轉載”行為來說,其無疑構成侵權。
免責事由的認定。微信公眾號轉載他人原創作品過程中要界定是否存在第三人過錯、受害人同意或意外事件等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微信公眾號的侵權行為是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侵權行為人的法律責任的。例如,原創作品作者同意微信公眾號轉發其作品,就可以不認定為侵權。當然,在考慮一般侵權行為的免責事由時,還需兼顧考慮微信侵權的特殊性,一些特殊的免責事由也應當考慮進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0條明確了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絡信息行為的過錯及程度認定問題。基于微信公眾號轉載他人原創作品適用過錯原則,若轉載主體承擔了與其性質、影響范圍相適應的注意義務,可以認定為特殊侵權的免責事由。當然,部分微信公眾號會“取巧”轉載一些沒有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的作品,或擅自將他人的作品進行再加工或歪曲篡改,這將侵犯作者保護作品完整性的權利。
建議有需要解決訂閱號轉載的侵權行為還是要找律師幫忙,本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律師,無論您遇到什么法律問題都能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0-11-25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